【溯 源】泉州陶師-吳及(及師)的足跡

 

 

  滿清末年,陶師吳及專長「圓頭磁*」又稱「大磁*手」(*磁台語發音hui)。自故鄉福建省泉州府磁灶鎮渡海來台灣謀生,後於金福興商會,協助陳貞奠定金福興發展的基礎。

 

吳正宏/腳踢轆轤/拉坏

 

  金福興是沙鹿庄最重要的窯場。經營者陳貞創設陶器場時,即請到來自閩南瓷都,擅長轆轤手拉坯技術的泉州磁灶陶師吳及當「師傅頭」,他除了協助建窯、製陶事宜以外,並替陳真找到擅長土條盤築法的福州師傅來做水缸等大型製品,在金福興期間培養了許多製陶師傅。據查金福興早期的蛇窯可能是由吳及築的。

 

  吳及大家尊稱他為「及師」在金福興歷經陳貞、陳湖、陳提三代成為「三朝元老」,在此結婚生兒育女,除了兒子吳文生和徒弟紀桶鉗(之後在大甲東開設「新益興」窯場)在此孕育成為大師傅以外,也使轆轤手拉坯製陶技術成為沙鹿陶師的成形技法主流,代代相傳,隨著沙鹿陶師足跡泉州師傅的製陶技術遍及北投、松山、鶯歌、南投、竹南、嘉義、台南、高雄、台東…等地。

 

  吳文生後來受到鶯歌「市拿」陶瓷許自然的邀請,開發仿古陶瓷,成為鶯歌仿古陶瓷的先驅人物。離開「市拿」之後,吳文生開設「達光」陶瓷工廠也從事仿古陶瓷製作。吳及直到晚年才到鶯歌與長子吳文生同住。

 

 

 

 

※資料來源 : 沙鹿「金福興商會」陶瓷發展史料及其現存文物之研究計畫。

 

 

【 清末民初,從福建省泉州磁灶渡海來台灣謀生的陶師-吳及 】

 

  清末(西元1894年),陶師吳及自故鄉福建省泉州磁灶渡海來台灣謀生,輾轉抵達鶯歌後至沙鹿金福興陶瓷廠做陶器為生,自此於台灣落地生根。

 

  吳及 (人稱及師)專長「圓頭磁(台語)」深感做陶艱苦,不願兒子走同一條路,外收徒弟紀桶鉗(大甲東新益興) ,長子吳文生雖知父親反對還是偷偷自學,在母親鼓勵下親手做好一台腳踢轆轤,父親終於首肯傳授他祖傳製陶拉坯技法。先後於鶯歌、大湳、頭份、樹林、苗栗…等地做民生陶瓷器維生,時運不濟經歷多次創業失敗後,終於在民國64年於鶯歌成立 - 達光陶藝有限公司、玖龍陶藝股份有限公司,宏業陶藝有限公司(長子吳正宏),並首創255公分高青花團鳳紋陶瓷大花瓶。

 

1982最高大花瓶/吳文生/手拉坏製 1982最高大花瓶/吳文生/手拉坏製

 

 

 

1982最高大花瓶/吳文生/手拉坏製

【中 國 時 報 】 1982/08/09 文/葉知 圖/郭長寧

 

再多的花也裝不完 世所罕見的八呎五吋仿明朝陶瓷花瓶

 

  一個高達八呎五吋(255公分),重60公斤的仿明朝青花團鳳紋的陶瓷花瓶,在吳文生先生匠心獨運的努力下,順利燒拉完成,結至目前為止,在台灣還是一支獨秀的行業。

 

  就像我國瓷器與景德鎮的不可分一樣,在台灣最大的陶瓷產地-鶯歌,我們見到了今年六十六歲的吳老先生。而正如鶯歌在陶瓷界的名氣,吳文生的手拉坯工夫也在當地被口耳相傳著,一位路人說:「吳文生是我們這裡最好的一位老師傅!」。

 

 

泥土捏了五十年 捏出八呎五吋高

  提起捏陶拉坯,吳文生的歲月一下之間向前推了五十年,早在16歲時,自父親那兒學習到這項自福建隨身攜帶的絕活,從此一雙方厚的手,就沒有離開過泥土。但是至少四年前,吳文生手中轉出來的陶瓷高度沒有超過四台尺,而八呎五吋的驚人數字又是怎麼開始的呢?

  當了一輩子手拉坯師傅,六十歲那年,他深深感到,走到哪兒、吃到哪兒,為人作嫁的生涯似乎已到極限,內心嘀咕著:自己不出來發揮怎麼行呢?

 

1982最高大花瓶/吳文生/手拉坏製  

 

 

1982最高大花瓶/吳文生/手拉坏製

 

  民國65年就憑十坪不到的工作房和僅一公尺的窯,幹了起來。恰巧景氣不錯,往往一台尺高的仿明清瓷器差不多有一萬七、八千的價錢,訂單源源而來,窯一個接一個,規模由一人而八人。生意做大了,同業競爭的壓力,帶來了產品必須突破的強烈需要,吳文生首先向四台尺的陶瓷進軍!

 

  然而在泥土本身條件限制下,一尺是手拉坯的極限,因此一旦超過這高度必須分段拉坏,然後再接合拍打而成。吳先生一邊工作,一邊平和地說:「只要手拉坯技術熟練,沒有甚麼困難。」反而是必須等比例放大陶瓷器,又不失瓷器完美無瑕的形狀,這就不容易了。這種由經驗累積下來的活學問,吳文生全部儲存在腦袋裡,他的孩子說:只要我爸爸瞄過一眼的瓷器,他都能按比例放大仿造,連打草稿都免了」。

 

  第一個放大的仿製品成功的出來了,吳文生對這個方向特別偏愛,尺寸越做越大,六尺、八尺、八呎五吋………,他略略沉思後說:「已有七十個六台尺以上的大型瓷器從我手中轉出來!」

 

 

層層接合共七次 價格一路跳上去

  而一個八尺的瓷瓶平均得花上四十五天,先底部拉坏;緊接下來就是七次的緊緊接合,但每次增高都需考慮底部,是否硬到可以承受加一層的重量,然過於硬邦邦缺乏黏性卻又無法相接,因此把握適當時機是關鍵所在,而這過程需要二星期。然後推進特別設計高達丈餘的機械化大鐵窯裡,在八百至一千二百度間燒烤一天一夜,再經二天的逐漸冷卻,乳白色的素坯就出爐了!他的身價也就一下就跳到五萬元,釉配上精雕細琢的花鳥蟲魚、或佛像、或中國山水的釉下彩,再繞一回,成了道地青花瓷,價碼又可上跳一倍。

 

  四年來,類似的大型仿明清的青花瓷在國際市場上一直立於不敗之地,但它也不是那麼高枕無憂的,老藝人的隱憂彷彿是陶瓷業的迴響。

 

1982最高大花瓶/吳文生/手拉坏製

吳文生老師傅,站在這些花瓶間,宛如進入巨人家的大花房

 

 

 

 

文生窯 簡介

 

作品介紹 】 製陶技術

 

陶瓷介紹 】 【 文生柴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