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器論茶-鶯歌文生窯吳明儀茶席展」

展覽作品說明

 

臺灣龍罐奉茶席/吳明儀2017

 

春光留取嫩尖芽,汲煮清泉好奉茶。

奉茶席/龍罐奉茶壺

臺灣龍罐奉茶壺/席(2017吳明儀)

 

  在多年透過深入習茶,以實驗研究與驗證,找出茶與陶相對的因果關係,創新發表展覽與經驗分享。嘗試以習茶陶者的視角,站在臺灣茶藝文化風行下思考,甚麼是最能代表臺灣的茶陶文化呢?

 

龍罐奉茶壺2017吳明儀/龍罐壺2016吳明儀/龍罐1948吳文生

龍罐奉茶壺2017吳明儀/龍罐壺2016吳明儀/龍罐1948吳文生

 

  「龍罐」為臺灣早期茶器代表,也是臺灣奉茶的常民文化。龍罐為裝飲用水容器,尺寸通常大,也較粗重。以目前臺灣茶藝發展的小壺泡茶席,大茶壺並不適用於茶席司茶使用,有鑑於此創新思考,以代代傳承的製陶技術-車做(手拉坯) 祖父1940年代製作之龍罐(如圖3)為形,應用當時製作技法與特色,製作壺容量約200~300CC大小,適合應用於茶席上司茶使用的茶壺,命名為「臺灣龍罐奉茶壺」其形制與特色說明如下:

形制:

  壺身廣腹,打底(一捺底)無釉,開口向上,崁蓋,蓋面凹中間有扭,二彎流壺嘴,提把為硬提 把(固定)與軟提把(活動)兩種。

軟提把/龍罐奉茶壺/大龍罐

軟提把/龍罐奉茶壺              大龍罐

特色:

  司茶茶壺出湯,回水時能斷水不滴流,是茶人們擇壺的標準之一,也是司茶時重要的要求。針對茶與器以實驗研究方式,找出茶器影響茶湯之因素,透過不同材料選擇與應用,配合燒成溫度,改進傳統茶器在泡茶上的缺失與錯用,設計製作三種不同特性茶壺,依不同特性茶類在泡 茶上的應用,利用茶壺影響茶湯之特性,能讓茶湯更完美表現。

 

茶壺分1號壺、2號壺、3號壺。建議使用來泡茶的茶類分別為:

1號壺: 高香且無瑕疵茶類,如比賽獲獎茶,包種茶、高山茶..等。

2號壺: 無明顯瑕疵的茶,一般茶類皆可應用。

3號壺: 剛焙火有火味,或炭火味較重,如凍頂烏龍茶,岩茶等。有陳味之老茶、後發酵普洱茶等。 有苦、澀味之茶類使用。 (影響泡茶茶湯之因素2017吳明儀)

 

吳明儀 陶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