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歷史傳承

 

泉州窯

  泉州窯陶瓷生產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已有大量印紋陶出現,晉江溪口山也曾發現南朝窯址。唐代,隨著海外貿易航線的開通,泉州陶瓷業驟然興起。宋元時期,由於泉州港的興盛,海上絲綢(瓷)之路開始形成,中外文化互動日益頻繁,泉州陶瓷業一片繁榮,泉州窯青瓷、青白瓷、醬釉瓷、黑釉瓷大量外銷,並承接海外的訂貨,專門生產外銷瓷器。 

 

  窯址有兩處,一在碗窯鄉,一在磁灶鄉。碗窯鄉窯址面積較大,遺存豐富,產品以青白瓷為主,也燒青釉器。燒造時代宋代。磁灶窯窯址包括許山、官仔山等九處,燒造青釉,黑釉器,裝飾繁雜,持續時間較長,南宋至元代是其興旺時期。

  

瓷灶窯址  瓷灶窯址

磁灶

 

 

  《晉江縣志》記載:"瓷器出瓷灶村,取地土開窯,燒大小砵仔缸之屬,甚饒足,並過洋。"由此可知,磁灶村名,是因歷代盛產陶瓷而得。

 

  磁灶又稱梅溪鄉,屬晉江市。位於歷史古城泉州西南郊,距離僅十三公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依山傍水,丘陵環抱,巒崗重疊起伏,素有五塢十八曲之美稱,九十九條溪水緩緩東流至此,匯集成成清澈透亮的梅溪,是唐宋元明諸朝代運載陶瓷出洋的交通要道。山坡上陶土質優量豐,依山築窯發展陶瓷業,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晉武帝泰始元年(265)這裡就開始了陶瓷生產。

 

  在吳氏進入磁灶後,陶瓷業得到飛速發展,陶瓷工藝精益求精,這裡的陶瓷生產代代相傳,沿襲不斷,成為歷史的古老閩南瓷都。 在晚唐即宋元明諸朝代,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刺桐港的興盛,磁灶的陶瓷產品源源不斷地運銷日本、朝鮮、澎湖列島、菲律賓、馬來亞、緬甸、泰國、印度、印尼、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等地區和國家。並遠銷非洲的埃及、摩洛哥和中非的剛果、肯尼亞等國,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自1956年 以來經北京故宮博物館、廈門大學歷史系、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等單位考古學家多次探勘,發現在梅溪上游的雙溪口山至今還殘留著南朝晚期生產陶瓷的古窯遺址。磁灶古窯址的燒製窯床均屬龍窯。生產的磁器有碗、盆、盞、盤、瓶、罐、盒、壺、甕、花插、香爐、燭台諸類。釉色有青、綠、黃、黑、橙等顏色。裝飾手法有印花、畫花、堆花等。裝飾花紋有纏枝花紋、蓮瓣花紋、牡丹花紋等,還有龍、虎、獅、鳥等走獸飛禽和魚、蝦、龜、蛙等水族雕塑與彩繪,五花八門技藝精湛,色彩繽紛美不勝收。

 

南宋~元 泉州磁灶窯綠釉軍持
黑釉香爐磁灶窯
明代-清代 磁灶窯-綠釉花紋乳瓶
(軍持-梵文kundika的中文譯音,意思是淨水瓶,是用來儲水和洗手用的水壺)
(軍持-梵文kundika的中文譯音,意思是淨水瓶,是用來儲水和洗手用的水壺)

 

梅溪吳氏即磁灶吳氏

 

  梅溪磁灶一世祖先舉公,宋末元初人,名字俱失,生卒莫稽。因舊神主書:"三十七致仕,府君追號先舉",故後人或稱三十七翁。三十七翁始自南安縣黃龍鄉(今泉州市延陵鄉)分居晉江梅溪寶山以陶瓷為業,歷世浸淫詩書之澤。先舉于元朝初年,積德累仁以維其家,由是聲譽益隆而奕葉愈盛,遂為梅溪吳氏之望族焉。娶妣陳氏、繼妣黃氏,公與二祖妣卒後合葬流坑溪仔頂檺仔林,穴坐辰向戍兼乙辛、稱龜穴。因墓葬後即飛錢入室,故后把始祖故居稱為飛錢厝,始祖封塋稱為飛錢墓,梅溪吳氏亦取號飛錢。

 

   先舉於宋末擇居磁灶,歷世繁衍,人丁興旺,區域內現有梅溪吳氏宗親達三萬多人,集中分佈於梅溪西岸的磁灶、下官、嶺畔、下灶、大埔、三吳6個相毗鄰的行政村。梅溪吳氏世代以陶瓷為主業,有"磁灶吳"之稱。

 

   查清同治三年(1864)桐月「重修下(土反)板路並蘇安塔碑」的碑記中云:"吳族地號梅溪,蓋以水氏上街梅岭,梅花甚盛,水之流于是溪也,結成梅蕊,有獨占花魁之兆,故溪之名也以梅為號"。由於磁灶本是多姓雜居之地,吳氏先祖遷居後以梅溪為號,蓋有獨占花魁之意也,因此磁灶吳氏也稱梅溪吳氏。

 

 

腳踢轆轤手拉坯•奉祀羅明先師

 

  梅溪吳氏族譜記載 : "三世祖德政公………耕陶恆產委諸田僕,已則終日飲酒,撫琵琶自娛之"。說明吳氏遷居磁灶,就已接受並經營了陶瓷業。

 

  史冊記載:元末明初,日本戰國時代結束,南方失敗。南方的商人和失意的諸侯、武士、和無業浪人便組成海盜集團,以貿易為名,到我國沿海進行騷擾,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無惡不作,被稱"倭寇"。明嘉靖年間,政治昏暗,海防廢弛,又力行海禁,沿海人民謀生無路。泉屬各縣人民無不慘遭倭寇燒殺搶掠之苦。此時以絲綢、陶瓷為大宗貨物出口的泉州港對外貿易被迫一落千丈,磁灶的陶瓷出口也遭到致命打擊。

 

  明初,吳氏五世祖淳齋(諱而生,字習初,又諱復,號簡齋先生1385-1467),任江蘇省溧水縣正堂,為官清正,且辦奇獄有政聲,故連任九屆二十七年。離任時從鄰縣陶都宜興聘請一位技工名叫羅明返鄉傳授陶瓷技藝,把手工操作改為瓷車轉盤生產(腳踢轆轤手拉坯),將海禁前小巧玲瓏的杯、瓶、碗、碟、盞罐等小件的出口陶瓷,發展為坩、缽、甕、壺等大件日用陶瓷,進行了重大技術改革。自此,磁灶、宜興人來人往,陶瓷技術得到交流,使造型古樸,質地細膩的本地陶瓷得到發展,於此立了大功。

 

  今日,磁灶陶工仍十分敬仰吳復、羅明,除在梅溪吳氏譜牒中記述吳復功績外,還在工廠中奉祀羅明土像,年年九月二十三日燒香化紙設筵敬奉,且尊稱其為羅明先師、羅明仙祖等。

 

陶神/羅明 手拉坏 祖師爺

鶯歌供奉之 陶神-羅明 祖師像

 

  清初,泉州石井人鄭成功,棄文就武投筆從戎,高舉反清復明大旗,先後占據泉州、廈門、金門為據點,並揮師東渡,收復被荷蘭侵略侵占的寶島台灣,泉州人追隨著甚多。 為隔絕泉州人和鄭成功的聯繫,清政府把泉州沿海村莊的居民趕入內陸居住,蠻橫的實行"遷界"即"海禁"。由此,泉州人民衣食無著,生活處於水生火熱之中。迫於生計,磁灶陶工也和其他泉屬人民一道,拋妻別子,離鄉背井遠渡重洋,外出謀生。他們不但把磁灶的陶瓷器具帶到台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亞、印尼等僑居地,還把燒製陶瓷的技術傳到這些地方,為中外的文化技術交流作出積極的貢獻。

 

 吳正宏/腳踢轆轤/拉坏

 

  【華僑周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瓷灶的製甕技術」一文,就曾記述磁灶燒製的陶瓷(當地稱為"文奈"、"達巴淵"、"大孝"的技術),在十四、十五世紀就已傳入菲律賓的南怡老戈省岸等地。當今外出謀生的磁灶陶工,雖已大部分轉營他業,但在台灣台北縣的鶯歌鎮等地,仍有一部分人經營著陶瓷業。

 


 

文生窯 簡介

 

作品介紹 】 製陶技術

 

陶瓷介紹 】 【 文生柴窯